11月7日17:00,一场名为“古代经典文本的音读错误问题——由‘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说起”的国学讲座在在莲湖校区多功能厅开展,能容纳近三百人的大厅座无虚席,讲授者是来自文学与传播学院的杜自波老师,他深耕魏晋南北朝隋唐乐府文学文献的教学与研究,深受学生喜爱。
杜自波老师首先从“衰”的三个读音的音义考察情况讲起,介绍了从古至今的音变现象,他以多句诗词的读音分歧为例,开阔了学子的理论视野与学术思路。杜老师指出,语音是不断发展流变的,不能以古例今,但可以做语音的构似研究,并且他认为,做学问要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精神追求,真正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在国学经典诗词的继承过程中,考量到传唱度和流畅,改写字的读音是文献流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事实,杜老师也由此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本次普及讲座由四川文理学院团委、文学与传播学院、青少年文学艺术社科普基地共同主办,学生社团“晨曦国学研究会” 承办。整场讲座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听众不仅享受了杜老师的精彩讲座,还在提问环节得到了基地奖励的普及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