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上午,四川日报记者李寰受邀到四川文理学院,为文理师生做“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报道”的专题讲座。该讲座由党委宣传部主办,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四川省青少年艺术社科普及基地承办。200余名师生现场聆听了讲座。
李寰,从事媒体工作17年,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当选四川省三八红旗手。2008年汶川地震,第一时间随陆航团进入震中映秀,发回一手报道;2011年,深入日本福岛地震现场采访,穿越辐射区;2020年2月4日,随四川省援助湖北医疗队前往武汉,深入方舱医院、重症病房,在武汉工作的45天内,采写了10万余字的报道,用文字、镜头等形式,展现了在这场艰巨卓绝的战疫中,中国人民坚强不息,与病魔较量、与生命接力的最美模样。
首先,她提出“记者要成为全能型选手”。她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前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是分工明确的。两人在采访完成后负责各自的内容,当天下班前提交稿件。第二天就可以在报纸上看到新闻报道了。对时效性的要求没有现在这么高。而现在对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要求是比较高的。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往往需要第一时间将新闻事件传递出去。除此之外,现在的记者也要从幕前走到幕后,要学会拍摄视频、剪辑视频等。从传统的采、写向全能型记者转型。”
其次她讲到,新闻忌假、大、空、冷、硬、碎、浅、平。李寰说,新闻必须真实,不能假大空,更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胡编背离人性的假故事或者说一些不痛不痒的大话空话。新闻更不能冷,作为媒体人要挖掘新闻的温度。李寰在讲座中结合案例还分别讲解了:忌“硬”就是要避免语气生硬,死气呆板;忌“碎”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忌“浅”即避免肤浅琐碎,泛泛而谈;忌“平”即不能平铺直叙,缺乏起伏。她引导学生在新闻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提升新闻作品的可读性与感染力。
最后,李寰和同学们分享了她在武汉抗疫采访的经历。2020年2月4日,她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的身份,赴武汉采访。在那里,她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艰辛。为了确保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没有暴露在空气中,她只能脱掉外套,在毛衣外面穿了一件手术服,再外面穿一件隔离衣,最后再穿防护服。脱防护服的时候,手不能触碰到防护服表面的任何部位。回到房间后再用45℃高温热水洗澡半小时以上。
“在采访中发现小故事,用小细节展现大情怀”正是李寰结合自己17年的新闻传播工作经验所总结出来的,在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她分析了融媒体时代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以及如何写出有温度的新闻,诠释了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李寰的讲座分享让在座的学生对新闻写作有了更加形象、深层次的理解,新闻写作不是一个人的随心所欲、自吹自擂,而要尊重事实。且这不单单只是手头工作,还要付诸实践,亲身体验。
(撰写:何佳宜、尹海燕拍摄:冯绍霆审核:王云彤终审:赵定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