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巴山、高歌巴人”,从田雁宁的《牛贩子山道》到李明春的《山盟》;从钟钦的《行船百里峡》到朱映铮的《清歌一曲薅秧去》,巴山作家群的作家及其作品保持着独特的地域品质。五月底六月初新冠肺炎疫情初霁,基地主任赵定贵携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姚春、四川巴山作家群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王云彤四处走访,与各区县作协的作家们学习交流;为装修中的文学普及场馆—“巴山作家群作品陈列馆”收集展陈作品;为文学普及阵地“天府人文讲坛”拜访邀请讲座专家,收获颇丰。
在大竹,文联主席刘达建、作协主席甘在林、大竹中学副校长熊传信等近十人热情接待、展开座谈,双方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共促软实力和影响力。
在宣汉,90后诗人阿马劳次分享了他的诗集《在大巴山以梦为马》;作协副主席熊海舟以自身经历讲述了好爱写作是如何改变了他的命运;作协主席杨云新以賨人谷、巴山大峡谷为例,揭示了文化对地方经济、地域品牌的影响。
在开江,老作家武礼建叩问如何让名不见经传的写作者脱颖而出、应为其建立怎样的机制及搭建什么样的平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朱映铮质问非虚构文学的出路在哪里、是否应该转变观念迎合读者;文联主席陈俐静建议各本土文学研究机构应有不同的侧重和定位。
在邻水,企业家兼作家甘建华剖析了大巴山、嘉陵江、康巴三大四川本土作家群的特征及现状;省评论家协会会员甘洪波认为应从“作者”和“作品”两个维度去界定巴山作家群的内涵和外延;文联主席黄卫浅谈了本地文艺工作者应如何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助力“巴蜀文化走廊”打造。
每到一处,基地主任赵定贵都诚邀本土作家将出版、发表的作品,以及有特别意义的和研究价值的手稿、书信、文字资料、音像资料和书画作品等推送到巴山作家群作品陈列馆展陈;邀请作家们到“天府人文讲坛”讲学,携手推进青少年文学艺术普及工作。
接下来,基地将继续走访万源、渠县、南江等地,收集更多资料,充实完善陈列馆馆藏,充分发挥其展陈、参观、阅览、研讨的功能,培养更多文学爱好者。
巴山作家群作品陈列馆简介:位于四川文理学院图书信息楼C区102室,面积120平方,现处于装修招标阶段,交付使用后将容纳图书、资料等上万册,阅览桌椅十来套,多媒体电脑三台、投影仪一套等,集展陈、参观、阅览、研讨四位功能于一体,是青少年文学艺术社科普及的又一阵地。
(青少年文学艺术社科普及基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