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站点首页 >> 基地动态 >> 正文
  • “校园文学大讲堂”——儿童文学作家彭万洲走进通川区一小
  • 更新日期:2025-04-17 信息编辑: 浏览次数:        
  • 4 月 17 日上午,青少年文学艺术社科普及基地联合达州市创作办公室、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邀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彭万洲,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夏夜多美》的作者,共同走进通川区一小一年级十班,为孩子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儿歌创作与欣赏讲座,强化了基地在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实践引领作用。

    讲座中,彭万洲以《儿歌的欣赏与创作》为主题,以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桥脚歇……” 为开场白,深入剖析童谣与儿歌的差异、儿歌的多样类别以及儿歌创作的核心技巧。他着重强调韵律与形式在儿歌创作中的关键地位,传授同学们在创作前深入思考、写作后及时总结经验的宝贵方法,同时鼓励大家广泛阅读,特别是科学童话书籍,学会在生活中捕捉细节,透过细节去挖掘身边美好,为儿歌创作注入源头活水。

    每当彭万洲提及广为流传的童谣和儿歌时,孩子们便不由自主地打着节拍,齐声跟唱,欢声笑语与热烈掌声交织,营造出欢乐融洽的课堂氛围。孩子热情高涨,纷纷拿出自己的儿歌习作,请彭万洲现场点评,进一步激发了创作热情与灵感。

    讲座期间,青少年文学艺术社科普及基地积极发挥平台优势,组织彭万洲接受专访。这位86 岁高龄的儿童文学创作者,思维活跃,乐观豁达,分享了自己 “为小朋友写作是大朋友最快乐的事!” 的创作心声,他回顾了从教岁月,《夏夜多美》的创作缘起,阐释了 “童话”“寓言” 的艺术分野与科普童话的创作要义。他指出,儿童文学作家必须永葆童心,与儿童亲密互动,精准把握儿童的情感脉搏,才能创作出契合儿童心灵的作品。同时,他呼吁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写作,以教师写作热情带动学生写作兴趣,推动学校文学氛围持续升温,让悦耳的童谣在校园回响。

    此次讲座由青少年文学艺术社科普及基地精心策划,协同各方力量,搭建起儿童文学作家与少年儿童沟通交流的桥梁,为孩子们送上丰富的文学养分,进一步彰显了基地在儿童文学教育普及、青少年文学素养培育方面的担当与作为,有力推动了儿童文学在校园的传承与发展。

    彭万洲,男,1939 年出生,凭借其在儿童文学创作领域的卓越成就,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以及四川省作家协会等多个权威机构会员,并担任达州市科普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他扎根大巴山区教育与文化工作 40 余载,笔耕不辍,在海内外报刊发表众多作品,50 余种选集收录其佳作。童话寓言集《白鹅赶路》《闹笑话的小花狗》《科学童话》《科学寓言》等代表作广受赞誉,屡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重磅奖项,六件作品更是荣登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材,另有六件作品走进幼儿园和学前班课堂,深受少年儿童喜爱。

    达州市融媒体中心对此活动进行了有关报道。

    文:郑恩培,王万礼   图:王万礼   初审:王云彤   终审:曾宪文

基地动态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 青少年文学艺术社科普及基地    
蜀ICP备06020089号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塔石路519号